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对欧盟、美国、东盟、韩国和英国前五大市场出口“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了88.7%、88.1%、103.5%、121.7%和118.2%,规模合计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71.6%。
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为5.65万亿元,同比增长8.4%。3月当月的进出口总额与出口总额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市场预期。
新优势产品稳中加固,对外贸整体稳中向好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机电产品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3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从全球汽车产业“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蜕变,并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三样”之一。在我国外贸出口亟需进一步塑造新优势、发展新动能的背景下,分析新能源汽车“逆势上扬”的领跑密码,或可为其他产业实现突破提供参考。
3月22日上午8时许,“卡里领袖”轮滚装船缓缓驶离南沙汽车码头,搭载3000辆国产新能源汽车前往东南亚地区。这是今年以来华南地区单品牌国产新能源汽车单次出口量最多的一个批次。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成为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国;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突破67万辆,实现了翻倍增长;2023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延续高增长态势。
在实现出口“量”的增长的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更出现了“质”的飞跃,呈现出出口车型高端化、出口对象多元化、出口产业链条化三大特征。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已逐渐向附加值高的中高端车型发展,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均价从2018年的0.3万美元/辆,一路上涨至2022年的2.2万美元/辆。
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溢价能力也不断增强,部分车型的海外定价显著高于国内,幅度甚至高达30%~50%。出口市场也逐渐由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局部市场拓展到欧、亚、非多点开花的多元化市场格局。比亚迪、小鹏、蔚来等多家国产品牌车企开始进入海外主流汽车市场。2021年,欧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出口地区,每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来自中国。东盟市场和非洲市场同样是中国新能源车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