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这个欧洲的经济引擎,几十年来带领欧洲度过了一场又一场危机。然而,这种韧性似乎正在崩溃。在新冠疫情爆发三年之后,德国经济再度陷入了衰退的深渊。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德国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3%,这已是德国连续第二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出现环比萎缩,意味着该国经济陷入了“技术性衰退”。
在德国国内,消费者信心的疲软已经反映在了各个领域。家庭在食品、饮料、服装、鞋子和家具上的支出较上一季度都出现了下降,随着激励措施的减少,他们在购买电动汽车方面的花销也减少了。在其他领域,政府支出也出现大幅下降,不过投资有所增加——在反常的暖冬天气下,建筑业的投资出现回暖。对于德国朔尔茨政府而言,这一最新的GDP数据表现无疑是一个重大挫折。
在商品需求方面,德国经济尤为关键的制造业也被证明困境重重,德国5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2.9,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这种不断加深的低迷数据让许多人对未来几个季度能否反弹心生质疑。事实上,工业领域的疲软正对德国商业前景造成了明显拖累。5月份,Ifo研究所的一项经济景气指标出现了八个月来的首度下降,而游说团体DIHK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2023年的GDP增速将为零。
值得注意的是,数十年来有缺陷的能源政策、内燃机汽车的消亡以及向新技术的缓慢过渡,正对德国经济构成最根本威胁。但与1990年不同的是,现在德国政治阶层缺乏解决结构性问题的领导力,而这些结构性问题正蚕食着德国竞争力的核心。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与德国双边贸易额达4774.6亿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中,中国向德国出口2362.3亿元,同比减少1.1%;自德国进口2412.3亿元,同比增加3.7%。与德国有贸易往来的企业,务必时刻关注德国市场相关产品的需求变化,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