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全球评级公司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今年6月降至47.8,环比下降0.6%,这是连续第12个月低于荣枯线50。这一数据揭示了韩国经济在实现复苏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韩国制造业的运营状况持续低迷,商业环境疲软,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扭转局面。
韩国6月的PMI创下了3个月来的最低水平。在构成制造业PMI的主要分类指数中,韩国制造业产出和新订单指数在6月分别创下8个月和6个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拖累了整体指数。新出口订单也遭遇了5个月来的最大降幅,显示亚洲和欧洲等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不振。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7月1日发布的《6月进出口动向》,韩国贸易收支在16个月后转为顺差,但这是由于进口比出口减少更多,呈现出“萧条型顺差”结构。出口方面,6月出口额为542.4亿美元,同比减少6%,这是连续第9个月的减少。其中,半导体的出口额减少了28%,半导体出口呈现出连续11个月的负增长态势。进口方面,韩国6月的进口额为531.1亿美元,同比减少11.7%。
韩国中央银行韩国银行6月发布的报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度,尽管制造业中的汽车、造船以及二次电池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半导体出口不振,两相抵消,韩国经济增速并不明显。
韩国政府4日发布的《2023年下半年经济政策方向》报告预测,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4%,较去年12月1.6%的预期下调0.2个百分点。这一预期与韩国央行的预期数值相同,稍低于韩国开发研究院等机构预测的1.5%的数值。
然而,韩国国内也有分析认为今年的经济形势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芯片市场的复苏和出口反弹将使上半年走低的经济在下半年出现反弹。韩国开发研究院9日公布的《7月经济动向》报告称,韩国制造业低迷态势有所缓解,韩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