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进出口规模达到了14.33万亿元,同比增长6%,占外贸总值的52.9%,比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这充分展现了民营企业充满活力,不断扩容,逐渐成为外贸稳增长的主力军。
活力更强
在这个时间段里,民营企业如雪川农业集团、倬亿国际集团等都有着显著的业绩增长。雪川农业集团总裁王楠透露,今年上半年,公司出口额超过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这主要得益于海运、清关等环节的稳定顺畅,以及运费的显著下降,使得产品性价比大幅提升,海外需求加快回暖。
倬亿国际集团副总裁马磊则表示,民营企业出口表现较好的原因在于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他透露,倬亿集团正从跨国商贸向深度制造转型,与海外合作建立工厂,组装生产小家电、汽车等产品。
这些企业不仅在持续增长的同时,还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来应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投资放缓、外需减弱等问题。例如,雪川集团加快全球布局,在深耕现有市场的同时开发新客户;倬亿集团压减采购、清关、流通等冗余环节,与海外企业合资以优化成本结构。这些做法都展现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意识、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以及较强的市场开拓和成本控制能力。
结构更优
在民营企业自身应变求变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在物流、贸易便利化、降低成本、创新发展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以支持企业降成本、稳订单、拓市场。例如,广州港积极协调运力,保障货品顺畅发出;有关部门充分利用金融工具撬动资金投放,一些金融机构给予公司一定的信贷支持,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这些政策举措不仅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支持,还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外贸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长9.8%,高出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这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海外市场。
政策环境的改善,也帮助民企持续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例如,科技主管部门通过技术成果转化奖励、研发费投入补助、科技创新基地奖励等政策,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这使得民企如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能够推进曲面屏仪表、贯穿式三联屏、OLED仪表等新产品的研发和出口。
上半年,民营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24万亿元,增长5.4%。这表明,民营企业在“新三样”、信息通信、5G技术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符合全球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需求。特别是在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方面,民企具有明显的成本、质量、时效上的优势。
汇聚动能
在这样的环境下,多家民营企业都对进出口形势持乐观态度,计划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例如,倬亿集团计划在尼日利亚投入储能和电动车项目;雪川集团计划在扩展市场的同时,提高产能,并加大育种研究;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则计划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激发研发团队的积极性。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吴跃农表示,民营企业应该在产品创新与模式创新方面并举,实现供应链全面自主可控,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和运营效率。同时,有关部门也应该制定更为细致的进出口扶持政策,鼓励民企自主创新,推动解决民企海外投资的难题。
总之,民营企业在当前的外贸环境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竞争力,成为我国外贸稳增长的主力军。在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民营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稳定发展,还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未来,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市场需求的逐渐回暖,民营企业有望实现更为长远和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