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海运行业再度面临运价飙升、港口拥堵和空箱短缺的问题。根据海事数据公司Linerlytica的最新报告,全球港口拥堵程度已经达到18个月以来的新高,而新加坡港口的拥堵情况尤为严重,达到了新冠疫情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他亚洲和欧洲的港口近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拥堵。
亚洲港口严重拥堵
Linerlytica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全球有60%的船舶停泊在亚洲,这些船舶的总容量已经超过240万个20英尺标准箱(TEUs)。新加坡港口是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目前正面临特别严重的拥堵问题。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MPA)透露,集装箱船在该港口的平均等待时间已从通常的不到一天增加到两到三天,而Linerlytica和PortCast的数据显示,这一延误时间可能已经长达一周。
新加坡港口的拥堵也影响到了邻近的亚洲港口,如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和丹戎帕拉帕斯港,中国的上海和青岛港等,这些港口的等待时间也在攀升。为应对这一局面,新加坡港口运营商PSA重新开放了吉宝码头的旧泊位和码头,并计划在大士港开放更多泊位,以解决等待时间延长的问题。
红海危机与其他因素的影响
此次港口拥堵的主要原因是红海危机。自去年11月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区域频繁发动袭击,导致大量船东放弃从苏伊士运河通行,转而绕道好望角。这意味着船只无法在中东港口加油或卸货,许多船只选择在新加坡等大型转运中心一次性卸下更多货物,进一步加剧了新加坡港口的拥堵。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德鲁里海事咨询公司副总裁贾恩度·克里希纳(Jayendu Krishna)表示,托运人通过在转运中心放下集装箱来控制局面,班轮公司在新加坡和其他枢纽港口堆积集装箱,导致拥堵进一步恶化。德鲁里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新加坡港口的平均卸货量增长了22%,严重影响了港口的生产力。
此外,今年的航运旺季也比预期提前到来,加剧了港口拥堵。DHL全球货运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尼基·弗兰克(Niki Frank)表示,航运旺季提前是由于补库活动(尤其是在美国)提前,以及客户预期需求会更强劲而提前发货所致。数据提供商Descartes的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10个最大海港的集装箱进口量增长了12%,创下自2023年1月以来的第二高月度进口量。
关税新规和罢工威胁
除了红海危机和航运旺季提前,关税新规和港口罢工也加剧了当前的港口拥堵。5月2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维持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征收的“301条款”关税,并对中国“目标战略产品”大幅提高关税,相关举措将于今年8月1日起生效。这一消息促使美国进口商急于从中国进口商品,进一步加剧了亚洲港口的压力。
此外,港口罢工的威胁也在增加。预计今年晚些时候,美国东海岸与墨西哥湾沿岸的港口可能发生罢工,而德国和法国的港口已经出现罢工事件,这些都对全球港口运营造成了进一步的压力。
消费者和经济影响
港口拥堵和运价飙升的后果最终将传导到消费端,导致物价压力更加高涨。随着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商品价格可能会上涨,消费者将不得不面对更高的生活成本。
总体来看,全球港口拥堵、运价飙升和空箱短缺的问题不仅影响了航运公司和港口运营商,也对全球经济和消费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未来,各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港口拥堵,确保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