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和印度之间贸易数据的差异,印度政府决定加强对进口商品价格的监管。印度已向数家疑似通过低开发票逃税的进口商发出通知。2023年2月,印度正式实施了新的进口商品价格申报规则,要求进口商提供详细证据,由海关评估货物的准确价值。这主要涉及电子产品、工具和金属等。
一、印度贸易数据差异引起关注
2022年,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国报告的贸易额为1030亿美元,而印度的数据仅为910亿美元。这消失的120亿美元引起了印度的重视,印度的分析认为一些进口商可能通过低开发票避税,进而导致了数据差异。
二、印度政府采取行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印度海关当局已经向32家疑似在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通过低开发票逃税的进口商发出通知。2023年2月,印度正式实施《2023年海关(已识别进口货物价值申报协助)规则》。这个规则设置了一种机制,要求进口商提供详细的证据,由他们的海关评估进口货物的准确价值。
三、监管流程与实践
根据新规,印度国内的生产商如果感觉自己的产品价格受到被低估的进口价格影响,他可以提出书面申请。然后由专门的委员会进一步调查,并出具一个报告,表示产品价值是否被低估,并向印度海关提出详细建议。如果发现有违规行为,将根据《2007年海关估价规则》提起进一步诉讼。
印度中央间接税和海关委员会 (CBIC)将发布一份“已识别商品”清单,这些商品的真实价值将受到更严格的审查。新政策主要涉及的产品包括电子产品、工具和金属。
四、历史案例与建议
这种对低估进口商品价值的打击并不是印度的首次,他们曾在2022年初用类似的方式向小米追缴65.3亿卢比的税款。小米当时的回应是,税务问题根源是各方对进口商品的价格认定存在分歧。事实上,印度的税收和法律体系复杂,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对税收的解释常常不同。然而,当前印度政府已经开始对进口商品实施更严格的价格监管,对此,出口至印度的企业务必引起注意,避免低开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