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专家学者就当前国际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讨论。其中,粮食安全是国际贸易领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在外贸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外资流失和中美战略竞争等。专家呼吁通过维护和平发展环境、加强国际合作以及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等措施来应对贸易挑战。
世界贸易组织(WTO)副总干事张向晨指出,尽管贸易增长正在恢复,但全球贸易仍面临多项风险。其中,地缘政治冲突、粮食安全、债务水平和金融不稳定等是目前影响贸易的主要风险。
张向晨强调,全球粮食安全是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关注点。尽管在近期有所改善,但仍是一个严重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和粮食进口国面临着巨大的粮食安全挑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维护和平发展环境对于稳定外资流入至关重要。他指出,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下降,外商投资企业也有所减少,这表明外资正在流失。他呼吁通过扩大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和维护国际大环境来吸引外资。
张燕生指出,RCEP和IPEF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区域自由贸易和价值观贸易的竞争。他强调,少数极端分子的脱钩意图将损害亚太地区的利益,因此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指出,当前国际贸易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他强调,基于相互信任的安全共识是开展自由贸易的重要前提。
徐奇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认为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与全球化经历的不同阶段有关。他表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跨境信息和数据的流动成为全球化的新特征。然而,全球化进程中的安全困境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减少。
专家提出三方面的建议以应对贸易挑战:推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共性;坚持对外开放,扩大经贸合作的基础;高举维护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旗帜,遵守WTO规则。
张向晨指出,未来国际贸易将以数字化、绿色化和包容性为特征。数字化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技术因素,对传统贸易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也越来越影响经济和贸易。同时,包容性数字平台为中小企业和女性创造了更多发展机会。